李珍妮
赫威思執行長
2002年,第一次聽到國際催眠治療大師 Dr. Stephen Gilligan 史蒂芬·紀立根博士提到原型能量的概念:
“所有的人類(大多數的哺乳類)都擁有這些能量,所以稱作原型,不需要學習就可擁有。
這些能量“帶著裝備而來”而且經由許多世代的進化,變成我們身體智慧的基礎部分。當我們一出生時,我們就能以某些方式來表達這些能量。
每一種原型能量都帶有一個目的,能夠支持我們有效地應對生命中的挑戰和機會。
譬如猛烈:當需要維持承諾以及設立界限,或接受任何重要任務時,你必須有個猛烈的承諾,一個深沈,強烈的專注與集中。就像是戰士的能量。
與人連結時需要溫柔,有情緒的完整性,有效地給予和接受成長與療癒所需要的滋養。如果你在生命中將要面對艱深的挑戰,你必須和溫柔連結。它能讓你觸碰和被觸碰,撫慰,平靜下來,感受同理心與敏銳度,這是母親和療癒者的能量。
在發現新的觀點,具有創造力,以及流動性時,我們需要淘氣。幽默和淘氣讓我們能跳出框架,用許多方式來感受萬事萬物。還能為新的可能性創造空間。它是一種魔術師和變形者的能量。”在這裡,我想表達的是為人父母者對孩子,要特別注意,不能剝奪他們這三種能量。
如果缺乏猛烈,遇到自己權益受損,不敢爭取。碰到權威,不敢據理力爭。當要做決定時,又不敢承諾。有些家庭,要求孩子不可大聲表達自己的情緒,不能輕易發怒,尤其對女孩子特別嚴格。其實這樣已經抹殺了孩子這種猛烈的天生能量了。
老師的女兒在四歲時,有位小朋友搶她的玩具,她馬上拿起身旁的棒子(還好是個塑膠棒子)猛力地敲在對方的頭上。他說這是他的關鍵時刻,是該大聲喝斥孩子的這種暴力行為?
還是說孩子這樣做是對的?因為她要捍衛自己的寶貝。
記得小時候,家中幾個孩子,難免會起衝突。小孩一吵起來,爸爸就來問原因了。那時我大聲地表達我生氣的理由,有時還會氣急敗壞地跺腳。其實爸爸算是一個自律甚嚴,並對孩子各方面都要求嚴格的父親。可是這時他都會很耐心地聽我把話講完。
之後,不合理的先糾正,該處罰的就跪牆角。兩人跪不到兩分鐘,就開始講話了。十分鐘後叫兩人起來,再曉以大義。當時幼小的心靈雖然不見得很懂大人的話 ; 但是這時孩子心中的憤怒已傾訴出來,同時也得到回應了。
小孩子當它想要討東西時,會露出甜蜜的笑容,講出貼心的話,更做出體貼的動作。
沒有人教,他自然知道此時要用溫柔的力量,就可以達成目的。
但是,溫柔是東方人的一大課題。
有些家庭是不允許溫柔存在的。夫妻之間沒有,親子之間更不會有。孩子成人後,同樣的模式又再帶入自己的家庭中。
有些家庭是不允許溫柔存在的。
夫妻之間沒有,親子之間更不會有,孩子成人後,同樣的模式又再帶入自己的家庭中。
談到“淘氣”,孩子的出發點就是好玩,沒有過去的包袱,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意。其實以前想不懂,為什麼大人要排斥孩子的創造力呢?原來在創造新的概念,想法時,是要先排除,捨棄舊的。人對新的東西,在還沒看到效應前,缺乏安全感,還是希望仍保留在舊有的裡面。
所以,這是一種創造力,也是一種破壞力。孩子的淘氣,好玩沒有得到父母的鼓勵,有時還相反的得到訓誡,自然就不敢多想,隨著年齡的增長,“淘氣”也萎縮了。
當我們認知到這三種能量的特質時,要更加的珍惜。尤其在孩子的身上,要小心地呵護和養大它們。隨著不同的時間,它們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。注意看看,你的孩子在哪種能量特質上特別明顯?
- 猛烈Fierceness:力氣,力量,強度
- 溫柔Tenderness:柔軟,開放,溫和
- 淘氣Playfulness:幽默,彈性,創造力
“所有的人類(大多數的哺乳類)都擁有這些能量,所以稱作原型,不需要學習就可擁有。
這些能量“帶著裝備而來”而且經由許多世代的進化,變成我們身體智慧的基礎部分。當我們一出生時,我們就能以某些方式來表達這些能量。
每一種原型能量都帶有一個目的,能夠支持我們有效地應對生命中的挑戰和機會。
譬如猛烈:當需要維持承諾以及設立界限,或接受任何重要任務時,你必須有個猛烈的承諾,一個深沈,強烈的專注與集中。就像是戰士的能量。
與人連結時需要溫柔,有情緒的完整性,有效地給予和接受成長與療癒所需要的滋養。如果你在生命中將要面對艱深的挑戰,你必須和溫柔連結。它能讓你觸碰和被觸碰,撫慰,平靜下來,感受同理心與敏銳度,這是母親和療癒者的能量。
在發現新的觀點,具有創造力,以及流動性時,我們需要淘氣。幽默和淘氣讓我們能跳出框架,用許多方式來感受萬事萬物。還能為新的可能性創造空間。它是一種魔術師和變形者的能量。”在這裡,我想表達的是為人父母者對孩子,要特別注意,不能剝奪他們這三種能量。
如果缺乏猛烈,遇到自己權益受損,不敢爭取。碰到權威,不敢據理力爭。當要做決定時,又不敢承諾。有些家庭,要求孩子不可大聲表達自己的情緒,不能輕易發怒,尤其對女孩子特別嚴格。其實這樣已經抹殺了孩子這種猛烈的天生能量了。
老師的女兒在四歲時,有位小朋友搶她的玩具,她馬上拿起身旁的棒子(還好是個塑膠棒子)猛力地敲在對方的頭上。他說這是他的關鍵時刻,是該大聲喝斥孩子的這種暴力行為?
還是說孩子這樣做是對的?因為她要捍衛自己的寶貝。
記得小時候,家中幾個孩子,難免會起衝突。小孩一吵起來,爸爸就來問原因了。那時我大聲地表達我生氣的理由,有時還會氣急敗壞地跺腳。其實爸爸算是一個自律甚嚴,並對孩子各方面都要求嚴格的父親。可是這時他都會很耐心地聽我把話講完。
之後,不合理的先糾正,該處罰的就跪牆角。兩人跪不到兩分鐘,就開始講話了。十分鐘後叫兩人起來,再曉以大義。當時幼小的心靈雖然不見得很懂大人的話 ; 但是這時孩子心中的憤怒已傾訴出來,同時也得到回應了。
小孩子當它想要討東西時,會露出甜蜜的笑容,講出貼心的話,更做出體貼的動作。
沒有人教,他自然知道此時要用溫柔的力量,就可以達成目的。
但是,溫柔是東方人的一大課題。
有些家庭是不允許溫柔存在的。夫妻之間沒有,親子之間更不會有。孩子成人後,同樣的模式又再帶入自己的家庭中。
有些家庭是不允許溫柔存在的。
夫妻之間沒有,親子之間更不會有,孩子成人後,同樣的模式又再帶入自己的家庭中。
談到“淘氣”,孩子的出發點就是好玩,沒有過去的包袱,擁有源源不絕的創意。其實以前想不懂,為什麼大人要排斥孩子的創造力呢?原來在創造新的概念,想法時,是要先排除,捨棄舊的。人對新的東西,在還沒看到效應前,缺乏安全感,還是希望仍保留在舊有的裡面。
所以,這是一種創造力,也是一種破壞力。孩子的淘氣,好玩沒有得到父母的鼓勵,有時還相反的得到訓誡,自然就不敢多想,隨著年齡的增長,“淘氣”也萎縮了。
當我們認知到這三種能量的特質時,要更加的珍惜。尤其在孩子的身上,要小心地呵護和養大它們。隨著不同的時間,它們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。注意看看,你的孩子在哪種能量特質上特別明顯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