賴尚緯 NLP訓練師
圖斯特食研堂執行長
(隱喻比講道理更有力量)
「熱情、練習、試錯、挑戰、最後才有機會登頂」
上禮拜有榮幸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,敘述這一路跌跌撞撞的艱辛歷程時,我特別在簡報裡放了一小段「攀岩紀錄片電影」當成是分享主題的精華重點,這部影片帶給我莫大的共鳴及鼓勵,也特別有感,將自己和影片故事連結起來。
大家看完這部紀錄片回饋都蠻一致的,例如:「怎麼這麼恐怖、太危險了吧、這是在玩命啊、膽子太大了、太挑戰了、我的手掌直冒汗…等」
讓原以為創業不難的同學們瞬間改變了想法,回饋的答案是「這真的一點都不容易跟輕鬆」、「我們好像一直誤會創業當老闆的過程」
當然沒看過這電影的人會想,攀岩與創業有什麼關聯嗎?
這兩件事雖然沒有直接關係、但卻有間接關係。若歸類共通的相似處一定須要有強大的「熱情、練習、試錯、挑戰、最後才有機會登頂」想必這樣的隱喻(比喻)就能變成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串聯。
為什麼說故事可讓人一點就通呢?因為人人都愛聽故事,而人們愛聽故事自古以來也是如此,有時想與對方說些大道理或證明事實;甚至不斷地解釋真相,反而沒有多少人願意去聽。
話說語言就要來介紹NLP世界裡好用的工具。NLP的語言有分成上歸、下切、與旁徵 (平行)的類別區分。(下面就以學習的例子來簡單的識別一下)
“上歸” 可以把它的歸類像是「催眠模式用語」如: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
“下切” 的概念則是「細節式的語言」如: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
“旁徵” 平行則以「隱喻法的故事」如:書中自有黃金屋,書中自有顏如玉。
透過快速認識的語言區分後,我們就進入剛剛我說的攀岩紀錄片故事吧。
以攀岩來說它不僅是極限運動的挑戰,更可以把這個隱喻和創業心態裡的「堅持、磨練、累積、正向…等信念」聯想一起是不是就更具有啟發性?
隱喻有多方面的影響力,隱喻故事說給不同的人聽就會有不同的啟發(有時比單純的講道理還容易讓人接受)。但這時須注意一下,當故事講完其實就足夠了,這時就不必要再過多解說內容、過多反而會有畫蛇添足的風險在。一個好的故事本身就有足夠的意涵讓人省思覺察,一旦說多了反而成為明示,那聽者又會把講道理的內容連結成塊,讓故事原本多重寓義的解釋就限制在框架思想裡了。
這裡也再提供一個「隱喻四步」的要點供各位參考︰
一、將大多數人專注的人、事、物轉移到故事中的角色。
二、為故事中的角色處境,去創造象徵性的連結,讓彼此都能產生一種共鳴。
三、確保聽者能在故事中找到所需資源。
四、當故事進入收尾結束前,當中的角色化解了問題,達成了目標結果。
若要表現隱喻故事時,並非要有很多層面的內容。當給予聽者一個專注模式和連結原則,就能為故事創造一個極大開放性的「隱喻價值」也讓人們直接在「潛意識」或「無意識」下進入到人設立場,而你的人生故事將被大家認同而感動。
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,有時我們聽多或看多別人的故事,而忘了自己人生(生活中)有更多寓意的道理,若能多細心思考、內觀自我,那說不定你的故事將會是隱喻他人的精采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