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威伸
赫威思首席講師
在那短短10~15年間,雙方不是享盡天堂樂,就是飽受地嶽苦…。到底是什麽事搞錯了,造成如此結局。父母絕不承認,小孩也不知怎承認。
其實,親子教養,是一如真似幻的過程,有人真的很享受,也有人真的很痛苦。父母方感受如此,小孩方感受也一樣。讓人不禁懷疑,這是一段老天的祝福,還是老天錯誤安排。在那短短10~15年間,雙方不是享盡天堂樂,就是飽受地嶽苦…。到底是什麽事搞錯了,造成如此結局。父母絕不承認,小孩也不知怎承認......今天我們來解密吧。
其實親子教養關系,可概分為三個階段。1~6歲一階段,7~12歲二階段,13~18歲是第三階段。三個階段的小孩,由於生理发育,與心智成長不同,需求不同,出現的教養問題也不同。如果父母沒分辨出這些差異,同樣的教養方式,出現問題的機率,當然會很高。這里還不涉及父母教育程度高或低,也就是說:書讀得多的,子女教養不一定就沒事。反而還常聽到說:父母受教程度不高,但子女個個成才成器。為什麽呢? 是不是,這其中還有不只是學問高低的重要元素存在呢?
親子教養在這三個階段,因應小孩的需求各有不同。
如在第一階段,可能因其心智、生理還在進展中,父母更多的呵護、容錯、鼓勵,示範、聯想、做夢是很好的策略。
第二階段時,小孩的身心发展已漸趨成形與穩定,也開始在尋求結盟、認同與支持。這時的父母教養策略,可能要調整為:一位支持者、盟友、拉拉隊友與資訊/源分享者。
第三階段時,小孩已是青少年了,急切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大人,準備他接下來的成人禮。這時父母的教養策略,可能也要轉為:聆聽、尊重、認同,伴行、參考坐標。
而這里,要教養好小孩還缺少的,除了上面的特別的能力學養外,就是我們的主題 - 催眠與親子教養。
就像我們兒時曾聽過的故事:北風與太陽,看誰利害。結果再用力吹的北風,輸給了輕松溫暖的太陽公公。這是很多父母的抱怨。不管多努力給小孩,他認為他們需要的,結果適得其反,而疲於奔命。這故事對第一、二階段的小孩,還是很有想像空間,也會產生效果的。但如是對第三階段的小孩說,他可能會靜靜聽著,想像你什麽時候真的會長大;不然就借故做其它事去了。為什麽? 曾經那麽好奇聆聽的故事,失靈了! 因為第三階段的小孩,已有一定程度的獨立思考能力,他要的是去表達,去測試他的見解,尋求認同與尊重。
他們可能會認為“北風與太陽”的故事,存在太多不合理的地方。如一開始就設定北風吹是冷的,太陽照是熱的,而要那行人脫掉外衣,北風怎可能贏?! 所以第三階段的小孩,可能會與你辯論或反駁,而你原來想表達的意見,反而都失焦了。
綜觀以上陳述,催眠這時就可以進場了。其實,有時我會將催眠過程,比喻成像太極拳的推手。你不動,我也不動;你一動,我就先動。或說:你進我退,你退我進,在這平衡互動過程,逐步取得最佳態勢時,才出手制服。這是動態平衡不斷變化中,就可輕松的出手完勝的…。
舉例:最近剛好有機會與我五歲的孫子,有過交手。晚餐時,他一直拖拖拉拉不吃飯,一下要喝水,一下要他媽喂。結果他爸媽都吃完了,故意不理他先離席,但要他趕快吃,不吃等一下就不能玩,沒卡通看…。結果還是無效。我想該爺爺出手了。我說:你要吃飯吧。他說:不吃。我說:所以你不吃,對吧? 他說:嗯。我說:好,那就不吃。隔一下後,我說:我要吃香蕉了,你要不要。他說:要。我說:好,你要吃完飯後給你一條吃,還是你吃三口飯,我給你一片吃。他想想後說:三口飯換一片吃。我說好。然後,我就信守承諾,三口飯就給一片吃,直到他整碗吃完。任務完成。
這就是“日常催眠”。不必壓低嗓子,不必放慢語速,只是一直咬著他的話鋒跟進,特別是要引出他認同的態度來(他說“嗯”),然後,短暫停頓後,就可提出可能的新誘因,給他想像及做選擇。他在趨吉避兇原則下,自然會做出對他最有利的選擇了。
有機會時,我們還可以來示例,對第二、第三階段的孩子的“日常催眠”例子,以供參考。
你可以有什麽新想像,可用於你的親子教養情境呢? 去試吧。
最糟也不過是與以前一樣而已。
然後,你又可以再試新的誘因、新的利益,直到他“轉念”。
其實,親子教養,是一如真似幻的過程,有人真的很享受,也有人真的很痛苦。父母方感受如此,小孩方感受也一樣。讓人不禁懷疑,這是一段老天的祝福,還是老天錯誤安排。在那短短10~15年間,雙方不是享盡天堂樂,就是飽受地嶽苦…。到底是什麽事搞錯了,造成如此結局。父母絕不承認,小孩也不知怎承認......今天我們來解密吧。
其實親子教養關系,可概分為三個階段。1~6歲一階段,7~12歲二階段,13~18歲是第三階段。三個階段的小孩,由於生理发育,與心智成長不同,需求不同,出現的教養問題也不同。如果父母沒分辨出這些差異,同樣的教養方式,出現問題的機率,當然會很高。這里還不涉及父母教育程度高或低,也就是說:書讀得多的,子女教養不一定就沒事。反而還常聽到說:父母受教程度不高,但子女個個成才成器。為什麽呢? 是不是,這其中還有不只是學問高低的重要元素存在呢?
親子教養在這三個階段,因應小孩的需求各有不同。
如在第一階段,可能因其心智、生理還在進展中,父母更多的呵護、容錯、鼓勵,示範、聯想、做夢是很好的策略。
第二階段時,小孩的身心发展已漸趨成形與穩定,也開始在尋求結盟、認同與支持。這時的父母教養策略,可能要調整為:一位支持者、盟友、拉拉隊友與資訊/源分享者。
第三階段時,小孩已是青少年了,急切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大人,準備他接下來的成人禮。這時父母的教養策略,可能也要轉為:聆聽、尊重、認同,伴行、參考坐標。
而這里,要教養好小孩還缺少的,除了上面的特別的能力學養外,就是我們的主題 - 催眠與親子教養。
就像我們兒時曾聽過的故事:北風與太陽,看誰利害。結果再用力吹的北風,輸給了輕松溫暖的太陽公公。這是很多父母的抱怨。不管多努力給小孩,他認為他們需要的,結果適得其反,而疲於奔命。這故事對第一、二階段的小孩,還是很有想像空間,也會產生效果的。但如是對第三階段的小孩說,他可能會靜靜聽著,想像你什麽時候真的會長大;不然就借故做其它事去了。為什麽? 曾經那麽好奇聆聽的故事,失靈了! 因為第三階段的小孩,已有一定程度的獨立思考能力,他要的是去表達,去測試他的見解,尋求認同與尊重。
他們可能會認為“北風與太陽”的故事,存在太多不合理的地方。如一開始就設定北風吹是冷的,太陽照是熱的,而要那行人脫掉外衣,北風怎可能贏?! 所以第三階段的小孩,可能會與你辯論或反駁,而你原來想表達的意見,反而都失焦了。
綜觀以上陳述,催眠這時就可以進場了。其實,有時我會將催眠過程,比喻成像太極拳的推手。你不動,我也不動;你一動,我就先動。或說:你進我退,你退我進,在這平衡互動過程,逐步取得最佳態勢時,才出手制服。這是動態平衡不斷變化中,就可輕松的出手完勝的…。
舉例:最近剛好有機會與我五歲的孫子,有過交手。晚餐時,他一直拖拖拉拉不吃飯,一下要喝水,一下要他媽喂。結果他爸媽都吃完了,故意不理他先離席,但要他趕快吃,不吃等一下就不能玩,沒卡通看…。結果還是無效。我想該爺爺出手了。我說:你要吃飯吧。他說:不吃。我說:所以你不吃,對吧? 他說:嗯。我說:好,那就不吃。隔一下後,我說:我要吃香蕉了,你要不要。他說:要。我說:好,你要吃完飯後給你一條吃,還是你吃三口飯,我給你一片吃。他想想後說:三口飯換一片吃。我說好。然後,我就信守承諾,三口飯就給一片吃,直到他整碗吃完。任務完成。
這就是“日常催眠”。不必壓低嗓子,不必放慢語速,只是一直咬著他的話鋒跟進,特別是要引出他認同的態度來(他說“嗯”),然後,短暫停頓後,就可提出可能的新誘因,給他想像及做選擇。他在趨吉避兇原則下,自然會做出對他最有利的選擇了。
有機會時,我們還可以來示例,對第二、第三階段的孩子的“日常催眠”例子,以供參考。
你可以有什麽新想像,可用於你的親子教養情境呢? 去試吧。
最糟也不過是與以前一樣而已。
然後,你又可以再試新的誘因、新的利益,直到他“轉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