賴尚緯 NLP訓練師
圖斯特食研堂執行長
對某種需求的渴望與吸收知識的求知慾,這些起心動念都是好的,畢竟有驅動力才會有所行動,那NLP也是相同的道理。
我很常被問到說學這個是腦力開發嗎? 是業務技巧嗎? 是心靈課程嗎? 還是類似宗教信仰課程呢? 聽完這些問題我只能說你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,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。
我承認剛開始是抱著對工作能力進步的期許;並輕鬆習得人際關係的期待才來學這個,但後來越學越深才讓我漸漸發現,這樣的學習改變了當初對任何事物都會用目的性的出發觀點來執行,這雖沒有不好但過度就容易讓自己變的貪心、什麼都想拿、什麼都想好,久而久之就迷失掉原本那單純的初心。
回顧這二年的學習歷程,讓我看到各個領域傑出的同學:有創業當老闆的、股票上市公司的高層、金融保險業的高階主管、心理諮商師、學校的老師、自由業工作者、公家單位的上班族、鑽研心理學的碩士生…等,這些各行各業領域的同學都有共同的目標,那就是想找到解決自己人生、工作、家庭上問題的一些方法及管道。
有些人會說這是不是類似信仰宗教的那種感覺,要說這像宗教我肯定會說它不是; 但信仰這件事就我對它的定義來說,也並不都侷限於宗教上。但信仰的意義對我們人來說是格外重要的,人一旦缺乏了信仰對很多事情的看法與託付會產生不明確的行為 (思想) 模式,我是想強調「信仰」不會只侷限於宗教上 (就像我這輩子都沒看過外星人,但我就深信有外星人這事),但這存在的意義都是能讓你定心的信念。
讓我們再回到主題上,你可能還是想問,NLP教的多種技巧一定對我自己或別人有幫助嗎?
這其實是一個「NLP假設前提」的問題,在NLP中假設前提至少有10幾20條不等的解釋涵義,先隨意挑幾個讓朋友們知道他是什麼概念:
(1)有用比真實重要
(2)一個人不能改變另外一個人
(3)舊的方法重複做,只會得到舊的結果
(4)地圖不等於實際的疆域
(5)凡事都有至少三種解決的方法。
這些都是假設前提的基礎原型之一,當你想用任何一種快速在NLP中得到幫助或資源的朋友們,應該先仔細思考;深思你想得到的是什麼東西、什麼改變,他的價值又是什麼,當你能把這些觀點融合到思想時,假設前提的觀點就能為你來解惑答案、分析問題、判斷事情。
好比自己想得到些幫助或資源,可先問問自己這幫助的意義是什麼? 是我想要的嗎? 我具備能獲得這的條件足夠嗎?
舉例:我想有動力來源的工作精神,那要先知道你現階段的動力來源是「具備的」還是「缺乏的」。如果是缺乏的,那就先從阻礙動力來源的部份去修正、改善,那假設我改善了這部分後,是不是就能得到我想要或需要的目標結果 (這又回來檢視自己是否足夠),這一來一往的心念轉向就是NLP中假設前提的精髓所在。
當你再次問我學習這幫助大嗎? (坦白說學習任何事物都是一樣),我會說我不知道對你幫助大不大,就像情緒低落去找心理諮商、運勢不佳去找風水算命、經營瓶頸去上激勵課程…等,有發現到嗎? 這都是發生了問題才想到要去找解方,我們都了解身體健康需要的是勤於運動跟注重飲食,而不是出狀況了才去找醫生求藥讓身體復原,我們在人生學習的道路上亦是如此,與其去期待有無效果,倒不如反思自己可以從中獲得什麼,縱使沒有得到全部;僅收穫了一個改變那不也值回票價了嗎。
這也是我對我自己的學習期許,學習會沒有用、是因為學過以後真的沒再用,所以有用沒用真的要自我覺察與多練習才能完全體會。